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6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血塞通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2022, 54(21):59-62.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塞通颗粒;依达拉奉注射液;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炎症因子
      摘要 (131)HTML (0)PDF 0.00 Byte (0)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血塞通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ACI 患者10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2 组均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颗粒口服,2 组均治疗14 d。评价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76.00%(P<0.05)。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 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hs-CRP、Hcy 及NSE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颗粒联合西医对症治疗ACI 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Hcy 及NSE 水平,从而控制病情发展。

    • 天钩石膝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2022, 54(15):71-74.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天钩石膝汤;依达拉奉注射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Barthel 指数;外周血调节性T 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
      摘要 (123)HTML (0)PDF 0.00 Byte (0)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天钩石膝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 例。2 组入院后均接受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钩石膝汤加减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及Barthel 指数(BI) 评分,检测外周血调节性T 细胞(Treg)、辅助性T 细胞17(Th17)、Th17/Tre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 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NIHSS 评分、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BI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I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Treg、Th17、Th17/Treg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Treg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Th17 及Th17/Treg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Treg 水平高于对照组,Th17 及Th17/Treg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VEGF、Ang-2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VEGF、Ang-2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VEGF、Ang-2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钩石膝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VEGF 及Ang-1 水平有关。

    • 中风醒脑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研究

      2018, 50(1):19-22.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中西医结合疗法;中风醒脑方;依达拉奉注射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摘要 (1163)HTML (0)PDF 544.37 K (1210)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中风醒脑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在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风醒脑方内服,2组均治疗14天。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2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观察2组脑出血的吸收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后,2组脑出血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治疗组的脑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醒脑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促进脑出血吸收。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2017, 49(7):26-28.

      关键词:脑梗死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 血液流变学
      摘要 (1008)HTML (0)PDF 674.65 K (1357)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脑梗死患者,并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NIHSS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有助于神经功能的修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血液流变状态,疗效优于依达拉奉注射液。

    • 通络醒神汤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5, 47(7):35-37.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HICH); 微创术; 中西医结合疗法; 通络醒神汤; 依达拉奉注射液;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摘要 (761)HTML (0)PDF 152.41 K (1034)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通络醒神汤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促醒作用。方法:将8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综合干预措施治疗,对照组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通络醒神汤,疗程14天。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价昏迷程度、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CT检测脑水肿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7%,对照组为74.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14天,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脑水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7天,观察组GCS睁眼反应、肢体运动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通络醒神汤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能减轻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的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昏迷程度,具有一定的促醒作用,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观察

      2015, 47(8):42-43.

      关键词: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中西医结合疗法; 疏血通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摘要 (707)HTML (0)PDF 136.26 K (1082)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生存质量量表(QL)评分情况,并作P300检测。结果:治疗前2组MMSE、ADL、Q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完整的治疗,2组MMSE、ADL、Q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P300潜伏期与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2组潜伏期均缩短、波幅均增高,2组潜伏期、波幅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6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