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56(15):105-109.
摘要:目的:观察黄芩汤加减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湿热型泄泻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各48例。中药组给予黄芩汤加减治疗,西药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量表(IBDQ) 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西药组83.33%(P<0.05)。治疗后,2 组大便性状、腹胀腹痛、口干发热及乏力神倦等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中药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及社会能力等IBDQ评分均升高(P<0.05),且中药组均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水平均降低(P<0.05),且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A (IgA) 水平均升高(P<0.05),且中药组高于西药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湿热型泄泻患儿采用黄芩汤加减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中医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且安全性好。
2022, 54(6):205-208.
摘要:医家论治溃疡性结肠炎多详于脾阳,而略于脾阴,现就脾阴的源流及生理功能、溃疡性结肠炎与脾阴虚,以及基于脾阴理论的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认为,脾阴虚为发病之本,饮食失调、忧思劳倦、六淫邪气、久病虚损及过用温燥均可损耗脾阴,使脾阴更虚。中医论治君以甘淡平补,臣以温中益阴,佐以酸甘化阴,合以行血和络、护膜生肌之品,可收良效。
2022, 54(4):213-216.
摘要:泄泻病主脏在脾,病位在肠,且与其他脏腑密切相关,有“五脏六腑皆令人泻”之说。现代医家多从五脏辨治泄泻,忽视从六腑论治之重要性。现通过整理分析《黄帝内经》中关于六腑与泄泻的相关论述,从脏腑辨证角度探讨六腑泄泻的中医诊治方法,分别从胃泻、胆泻、小肠泻、大肠泻、膀胱泻、三焦泻进行论述,认为:胃泻宜脾胃同治,参苓白术散为脾胃共治代表方之一;胆泻有虚、热、湿等之分,临证宜兼顾肝胆,安神定志;小肠泻有虚寒、湿热之别,甚或寒热错杂,治疗上可选五苓散、葛根芩连汤、乌梅丸等;大肠泻亦有寒、热、湿、虚之分,临证宜据证用方,如黄芪建中汤、白头翁汤等,甚或因肺热移于大肠而用清燥救肺汤;膀胱泻宜从气化失司着眼,临证可从肾、从肺论治;三焦泄泻则可辨位论治。六腑泄泻,宜用通降法,六腑虚证致泄亦不少见,临证当注重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2021, 53(11):71-74.
摘要:总结程家正教授运用七味白术散化裁治疗小儿泄泻的经验。程家正教授认为小儿肺脾肾常不足,外感内伤均易致泄泻,鉴于脾虚湿盛为其病机要旨,治以健运脾胃、化湿止泻为大法,辅以益气养阴、散寒导滞、温阳涩肠,临床应用七味白术散化裁治疗多获良效,后附典型病案以供印证。
2020, 52(21):24-25.
摘要:正文:经方,专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因其药少而精,结构严谨,配伍精良,效专力宏而备受历代医家推崇[1]。然而临证如何应用经方往往使我们感到困惑,因为经方的选取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如若辨证准确,常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岳小强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载,医德高尚,博览经典,集百家之所长,法仲景而宗东垣。临床善用经方治疗各科疾病,疗效颇著。笔者有幸随岳老师临证,得其点拨,略有所得,现列医案2 则,以飨同道。
2020, 52(10):178-182.
摘要:目的:总结王邦才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的临床经验及用药规律,为中医治疗慢性泄泻的科研及临床工作提供思路及参考。方法:通过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12月宁波市中医院内科专家门诊王邦才教授接诊且符合慢性泄泻诊断标准的200例慢性泄泻患者的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 ”进行数据挖掘,釆用该软件集成的频次统计法、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其治疗慢性泄泻的处方用药经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共纳入首诊处方200首,收录药物112味,治疗慢性泄泻常用药为木香、白扁豆、黄连、炒白术、干姜等,常用中药以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收涩药为主。四气以温为主,五味以甘居多,归经以脾经居首位。基于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出39条高频药物组合,9 条关联规则。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核心组合有20 个。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分析,得到10 首新处方。结论:王邦才教授在治疗慢性泄泻时,总体用药以甘、温为主,主归脾胃经,可以体现气血同调法、温清并用法、补泄兼施法、重镇安神法。
2020, 52(6):189-190.
摘要:简版:正文:陆拯教授系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丁作指导老师,从医六十五载,临床经验丰富,理论建树卓著。对毒证理论研究尤精,创“浮动沉伏”毒证四层辨治法。199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陆氏专著《毒证论》,发行十余万册,在学界影响甚为深广。笔者有幸跟师侍诊,不揣浅陋,试将陆教授从毒论治泄泻的经验整理如下。……
2020, 52(3):191-194.
摘要:简版:目的:研究国医大师葛琳仪治疗慢性泄泻的用药规律,总结其相关学术思想。方法:利用Excel收集整理葛琳仪治疗陡性泄泻的处方数据,采用SPSS 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分析,Apriori算法建立数据挖掘模型,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329个处方,包含216味中药,用药频次总计5 299次,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是陈皮、广木香、枳壳、生白芍、厚朴等,主要为理气药、补虚药、清热药、化湿药、消食药等,挖掘出药对或药物组合8组。结论:葛琳仪治疗慢性泄泻有立足脾胃,调畅气机;培补正气,标本同治;用药轻灵,思辨加减的特点,值得医者学习并传承。
2019, 51(2):61-62.
摘要:简版:半夏泻心汤是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的经典方剂,被运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效果明显。
2019, 51(8):67-68.
摘要:简版:正文: 经方是指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是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其方证对应严密,组方章法鲜明,用之得当,疗效显著,为历代医家所称颂。王邦才教授系浙江省名中医,从医三十余载,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熟读经典,对仲景学说十分推崇,师古而不泥古。王教授善用经方治疗泄泻,药简效宏。笔者有幸跟师临证,受益匪浅,兹选录其治验3则,以飨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