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3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基于数据挖掘对刘健治疗骨关节炎用药规律的研究

      2017, 49(6):146-149.

      关键词:骨关节炎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刘健
      摘要 (887)HTML (0)PDF 386.73 K (1436)收藏

      摘要:<正>骨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慢性进行性关节疾病,最常受累于膝、手、足、髋和脊柱关节。年龄是骨关节炎高发病率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随着世界人口的老年化,骨关节炎正日益成为需要重视的问题。本病属中医学骨痹、历节等范畴。导师刘健教授在新安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多年理论研究、临床实践,在治疗骨关节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骨关节炎从脾防治的观点,认为脾气亏虚是骨关节炎发病中医学病机的主要环节[1]。笔者基于数据挖掘技

    • 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内外合治的临床数据挖掘研究

      2017, 49(4):198-203.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RA); 中医药; 内外合治; 湿热痹阻型; 免疫; 炎症; 氧化应激; 临床数据挖掘技术;
      摘要 (874)HTML (0)PDF 1.23 M (1118)收藏

      摘要:目的:对1 124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从中医辨证用药、外治法、实验室指标等方面探讨中医内外合治湿热痹阻型RA的治疗特色。方法:根据是否使用外治法分为单纯内治组、内外合治组,基于临床数据挖掘技术和复杂网络技术,收集与分析1 124例湿热痹阻型RA住院患者的中医辨证用药、内外合用药、实验室指标等情况。结果:2组临床辨证用药可以分为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祛风除湿、活血通络4类,用药总频次以健脾化湿药最高。外治用药以芙蓉膏、消瘀接骨散为主。治疗后,2组患者的免疫、炎症、氧化应激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内外合治组α1-酸性糖蛋白(α1-AG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AB)、IgG、IgA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改善较单纯内治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医内外合治可有效改善湿热痹阻型RA患者的免疫、炎症、氧化应激指标,安全性好,其作用于免疫、炎症、氧化应激的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 15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SOD相关性及关联规则挖掘研究

      2016, 48(12):90-92.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健脾祛湿药; 免疫炎症; 关联分析;
      摘要 (964)HTML (0)PDF 165.71 K (1216)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免疫炎症及脂代谢指标关系及与中医药关联分析。方法: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2012年6月—2015年6月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患者SOD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免疫炎症及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并采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中药与SOD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共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20例,符合标准159例,相关性分析示:SOD与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M(Ig M)呈负相关,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P<0.05,P<0.01)。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P>0.05)。在最小支持度为10%,最小置信度为70%下:与SOD指标关联度较高的前十位药对中,与健脾祛湿药配伍有6对,且关联度较高;与西药美洛昔康、沙利度胺相比较,中药内服及内外合治与SOD关联度较高。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SOD水平与免疫炎症及脂代谢指标存在相关性,其表达可能参与了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健脾祛湿药与SOD关联度较高,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3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