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56(8):139-147.
摘要:目的:评价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PRISMA指南进行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收集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5月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iew Manager 5.4对所有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在提高临床疗效{风险比(RR) =1.21,95%置信区间(CI) [1.16,1.25],P<0.000 01},改善阻力指数(RI){均数差(MD) =-0.14,95%CI[-0.19,-0.08],P<0.000 01}、搏动指数(PI)(MD=-0.55,95%CI[-0.69,-0.40],P<0.000 01)、β-内啡肽(β-EP){标准化均数差(SMD) =1.36,95%CI[0.90,1.82],P<0.000 01}、痛经证候积分(MD=-1.82,95%CI[-2.77,-0.87],P=0.000 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MD=-1.16,95%CI[-1.48,-0.83],P<0.000 01) 方面的作用优于单独的常规治疗,并且在不良反应发生率(P=0.01) 方面低于对照组。证据质量等级评价结果显示临床疗效为中级,其他多为低级。结论: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明确,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2022, 54(3):25-34.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独活寄生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EBSCO 数据库,纳入独活寄生汤治疗PMOP 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 文献并提取数据,运用Cochrane 标准评价文献质量,使用软件Revman5.4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3 篇文献,17 项研究,共1 306 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独活寄生汤联合西药在增加临床疗效、腰椎骨密度、髋关节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雌二醇、血清钙、血清骨钙素(BGP);降低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I 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X) 方面优于西药治疗;但在改善血清磷水平方面与常规西药相比无明显优势。独活寄生汤加减在增加跟骨骨密度、降低血清BGP、骨碱性磷酸酶方面优于西药治疗,其他方面优势不明显。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与西药治疗相比,独活寄生汤在增加临床疗效、骨密度、雌二醇水平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并具有较高安全性,但在改善血清磷水平方面证据不足。
2019, 51(8):28-32.
摘要:简版:目的:评价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奥司他韦较单用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喜炎平联合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s),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19年1月。筛选合格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s,包含316例患者。……
2019, 51(10):37-41.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EMbase、CBM和万方等数据库,查找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组比较,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总有效率提高(OR=4.65,95%CI=3.12~6.93),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WMD=2.51,95%CI=2.31~2.71)、高切比黏度(WMD=-0.17,95%CI=0.29~-0.05)、低切比黏度(WMD=-0.42,95%CI=-0.78~-0.06)、血浆比黏度 (OR=-0.08,95%CI=-0.15~-0.01)、纤维蛋白原水平 (OR=-0.39,95%CI=-0.61~ -0.18)、血细胞比容 (OR=-1.73,95%CI=-3.00~-0.47)、总胆固醇水平 (WMD=-0.69,95%CI=-0.82~-0.56)、三酰甘油水平(WMD=-0.41,95%CI=-0.49~-0.3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OR=-0.29,95%CI=-0.48~-0.10) 均改善。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2019, 51(7):47-52.
摘要:简版:目的:收集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Adh。Sl、fe intestin。l。b。tru。ti。Il,AIO)的研究,进行荟苹分析,评价中药保留灌肠治疗AIO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以及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定为2009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
2019, 51(9):213-217.
摘要:简版:[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针57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系统检索PuhMed、The cochrance Library、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纳入并比较针5f联合西药(试验组)治疗与单纯西药(对照组)治疗As的随机对照试验,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对效应值进行合并,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总计584例。结果显示,针51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2019, 51(10):230-234.
摘要:目的:采用系统评价方法,探讨浮针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Science online、A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时限设置为建库开始至2019年2月。查找浮针治疗卒中后肩痛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Jadad质量评分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3、Stata15.0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研究,共计1405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浮针治疗组在改善卒中后肩手综合证评估量表评分(Shoulder-hand syndrome scale,SHS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ne scale,VAS) 及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 评分上均明显较优(P<0.01)。结论:浮针治疗卒中后肩痛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及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基于文献质量普遍偏低,该结论仍需谨慎对待,需更多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支持和印证。
2018, 50(6):28-32.
摘要:目的:评价电针治疗面肌痉挛随机对照试验的有效性。方法:通过电子检索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Medline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1月30日。对纳入的关于电针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电针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临床随机试验,面肌痉挛患者合计1154例,含治疗组619例,对照组535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电针组总有效率[OR=5.54,95%CI(3.91,7.84),P<0.01],明显优于非电针组。亚组分析结果表明,电针组明显优于体针组 [OR=5.53,95%CI(2.83,10.81),P <0.01],电针组优于西药组 [OR=5.48,95%CI(2.28,13.13),P < 0.01],电针综合组优于药物组[OR=4.29,95%CI(1.08,17.03),P<0.05]。结论:电针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可观,值得作为一种物理疗法在临床上推广。但因纳入文献质量较低,仍需进一步完善针灸临床研究设计,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
2017, 49(12):159-162.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射干麻黄汤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gfang)等数据库,计算机检索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17年9月间所有射干麻黄汤治疗难治性哮喘的随机对照文献,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有效数据,最后运用RevMan软件进行数据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56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西药基础上应用射干麻黄汤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提高患者1秒用力呼气容积,改善患者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差异均有临床意义。结论:射干麻黄汤能改善难治性哮喘患者临床总有效率、1秒用力呼气容积以及哮喘控制测试评分,但本次分析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其结果仍需进一步更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2015, 47(2):238-241.
摘要:<正>中医学健脾法理论基础上的中药联合西药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干预效果明显,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在降低血糖方面疗效明确。因此,笔者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进行了此次研究,收集了健脾法基础上的中药联合西药干预T2DM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有效性进行评价,为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依据。1资料与方法1.1文献纳入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或只要有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