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54(5):222-226.
摘要:目的:探讨在医学本科教育中采用问题学习法(PBL) +灌输式学习法(LBL) +病案学习法(CBL) 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级中西医结合专业36 名本科医学生,在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PBL+LBL+CBL 混合教学模式,课后对授课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于混合教学模式学生总体反响较好,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塑造学生的思考模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利大于弊。结论:PBL+LBL+CBL 混合教学模式经过不断改革创新,扬长避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2016, 48(8):203-205.
摘要: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边缘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将29例32眼肝胆湿热型边缘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例14眼,予常规局部抗炎治疗;治疗组15例18眼,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疗程为1周,随访1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愈率、愈显率治疗组分别为72.22%、94.44%,对照组分别为14.29%、78.57%。2组临床疗效比较,经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口干口苦、咽喉肿痛症状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失眠、便秘好转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月,愈显率、复发率治疗组分别为100%、5.56%,对照组分别为85.71%、11.11%,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边缘性角膜炎近期疗效肯定。 更多还原
2014, 46(8):185-188.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化瘀通窍法对放射性视网膜损伤中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放射性视网膜损伤SD大鼠实验模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放射照射后实验一组每天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和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实验二组每天腹腔内注射黄芪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药持续6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放射照射前、照射后1天、2、4、6周大鼠静脉血内皮素-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浓度,观察并分析各组内皮素-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动态变化和组间差异。结果:放射照射后模型组和实验组静脉血内皮素-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浓度明显升高,于照射后4周达到高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静脉血内皮素-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浓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实验一组比较,实验二组静脉血内皮素-1浓度在照射后4、6周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浓度在照射后2、4周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通窍药物能够显著降低放射性视网膜损伤模型鼠静脉血内皮素-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浓度,从而减轻放射线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