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52(3):44-47.
摘要:简版:目的:观察芪山无糖颗粒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纳入80例MS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芪山无糖颗粒组各40例,同时纳入正常对照组40例,二甲双胍组服用二甲双胍片,芪山无糖颗粒组服用芪山无糖颗粒,总干预期为12周。采用传统培养、生化鉴定的方法,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和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技术等,检测和比较2组患者的肠道茵群数量和结构特征?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水平。……
2019, 51(5):39-43.
摘要:简版:目的:探究慢性肠炎不同中医证型的肠道茵群情况及中药辨证施治联合抗生素灌肠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肠炎患者110例为研究组,根据中医证候分型为热毒型(36例)、湿毒型(35例)、正虚邪恋型(39例),均行中药分型施治联合抗生素灌肠治疗;同期纳入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
2019, 51(9):43-47.
摘要:简版:[摘要]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味保留灌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袁法将7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大柴胡汤加味保留灌肠。观察2组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及肠道菌群指标、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状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3%,对照组7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血液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2019, 51(5):154-156.
摘要:简版:目的:观察养阴活血方对胃癌前病变肠道菌群变化及转归的影响。方法:将66例胃癌前病变患者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为口服四联给药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阴活血方,通过比较临床疗效,胃黏膜组织病理检测及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数量进行疗效评定。
2019, 51(1):217-220.
摘要:简版:目的:观察摩腹捏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以枕颌带牵引治疗,治疗组以摩腹捏脊手法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0天。对比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及肠道茵群比例的变化。
2018, 50(11):15-18.
摘要:简版:目的:研究姜黄通过调节肠道茵群来影响机体脂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以及姜黄组,每组10只,、正常组用正常饲料饲养,模型组和姜黄组均用高脂肪的饲料饲养,姜黄组小鼠灌胃姜黄200 mg/(kg-d),连续12周,其他2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