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4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糖肾康方对db/db小鼠糖脂代谢及肾脏组织病理的影响

      2018, 50(12):1-4.

      关键词:糖肾康方(TSK);糖尿病肾病;肾组织病理改变;动物实验;db/db小鼠
      摘要 (1072)HTML (0)PDF 1.74 M (1210)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糖肾康方(TSK)对db/db小鼠血糖、血脂、24 h尿白蛋白及对肾脏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12周龄SPF级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SK给药组(TSK高、中、低剂量组),连续喂养12周,记录体质量、血脂、血糖及24 h尿白蛋白水平,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加,血糖升高,24 h尿白蛋白维持在高水平(P<0.05),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与模型组比较,TSK给药组db/db小鼠体质量降低,中、高剂量组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可明显降低血糖、血脂及24 h尿白蛋白水平(P<0.05),改善肾组织病理改变。结论:TSK对db/db小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血脂、血糖,改善糖毒性和脂毒性有关,同时可以改善肾小球系膜增殖。

    • 亚甲康胶囊治疗热毒壅盛型亚急性甲状腺炎氧化应激状态临床研究

      2018, 50(3):91-95.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氧化应激;热毒壅盛型;亚甲康胶囊;血白细胞(WBC);促甲状腺激素(TSH);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摘要 (1118)HTML (0)PDF 748.00 K (1002)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院内制剂亚甲康胶囊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热毒壅盛型)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治疗组予亚甲康胶囊治疗,对照组予强的松治疗。2组均治疗2月,于治疗前后检测生化指标,统计中医证候积分。结果:2组均能有效降低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血白细胞(WBC)和血沉(ESR),改善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能够降低氧化指标丙二醛(MDA),升高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甲康胶囊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热毒壅盛型)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了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提高了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

    • 补肾益气通络化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观察

      2018, 50(9):98-101.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补肾益气通络化浊方:空腹血糖(FBCJ);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
      摘要 (782)HTML (0)PDF 646.60 K (923)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益气通络化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补肾益气通络化浊方治疗,2组均治疗1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及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5.0%,治疗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2组FBG、TC、TG、LDL-C、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BUN、SCr、UAER、IL-6、IL-1β、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P <0.05),治疗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 P <0.05);2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 P <0.05),治疗组HDL-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 P <0.05)。治疗后,终点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为63.3%,治疗组为1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补肾益气通络化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能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 葛根素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2016, 48(11):221-224.

      关键词:葛根素; 成骨细胞; 增殖; 分化; Ⅰ型胶原; 新生SD大鼠; 细胞实验
      摘要 (1079)HTML (0)PDF 249.07 K (1050)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葛根素(Pue)对高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Ⅰ型胶原m RNA(CollⅠm RNA)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出生24 h内的SD大鼠的颅骨,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待细胞形态稳定后,取对数生长期的成骨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高糖组(葡萄糖浓度22 mmol/L)、葛根素各浓度组(葛根素浓度分别为10-8 mol/L、10-7mol/L、10-6mol/L)、高糖加葛根素各浓度组,每组设8个复孔,分别培养48 h,隔天换液并加药。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内ALP活性以及CollⅠm 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葛根素各浓度组细胞增殖、细胞ALP活性、细胞CollⅠm RNA表达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糖组、高糖+葛根素各浓度组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高糖组比较,高糖+葛根素各浓度组细胞增殖、细胞ALP活性、细胞CollⅠm RNA表达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高糖情况下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Ⅰ型胶原表达,但加入葛根素后能提高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Ⅰ型胶原表达,说明葛根素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有治疗作用。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4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