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晓骏治疗狐惑病经验介绍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597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正文:“狐惑”最早记载于《金匮要略》:“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嘿嘿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这段条文记载了狐惑病的临床表现及证治,狐惑病是以口腔、前后二阴腐蚀溃疡,并伴有眼疾及全身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中,若见有口、眼、阴部三处中之二者损害同时存在,即可确诊。狐惑常伴有神情恍惚、卧起不安症状,且有惑乱狐疑、出入无迹之性,《金匮要略心典》曰:“蚀于喉为惑,谓热淫于上,如惑乱之气惑而生惑;蚀于阴为狐,谓热于下,柔害而幽隐,如狐性之阴也”,故命名为“狐惑病”。现代医学认为,白塞病与狐惑病相似,白塞病以反复发作的口腔、眼结膜、前后二阴溃疡和皮肤损害为突出表现,可累及关节、胃肠道、心血管、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属于自身免疫功能失调疾病,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全身性疾病。……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胡双燕,指导:傅晓骏.傅晓骏治疗狐惑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20,52(9):196-19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0-05-09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