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明从郁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验介绍
CSTR:
作者:
中图分类号:

R575.1

基金项目:

浙江省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8ZQ04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基金支持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6]41号)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正文:马伟明主任中医师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30余年,认为中医诊疗成功与否在于对“证”的把握准确与否,“证”即病机也。每种疾病、每位患者,“证”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变化的,将如何掌握?马老师认为,始终把握“基本病机”为临床诊治的主线;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病程,动态掌握“阶段病机”;谨守望闻问切,精细梳理“兼夹病机”,设法挖掘“潜伏病机”。在此病机理论基础上,马老师结合丹溪“六郁”理论认为,“郁”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本病机;“六郁相因为病”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阶段病机,创分阶段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模式,具体如下。……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谷红苹,倪约翰,康年松,韩旭丰,指导:马伟明.马伟明从郁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20,52(1):190-19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448
  • 下载次数: 43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20-01-06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