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肾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CSTR:
作者:
中图分类号:

R556.9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正文:肾性贫血(RA)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促红细胞生成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为主要原因。有学者认为,肾脏病患者肾小球率过滤(GFR)低于30mL/min 时,必然出现贫血[1]。RA 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随肾功能的下降而逐渐上升。目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是临床上治疗RA 的主要药物,疗效肯定,但可出现血压升高、血栓形成、过敏反应等副作用。中医将其归属于中医虚劳、血劳、血虚、腰痛等证范畴,大多数学者认为RA 属本虚标实之证,脾肾虚衰为本,水湿、浊毒、瘀血壅塞三焦为标。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陈娜,车树强.中医药治疗肾性贫血的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7,49(5):161-16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308
  • 下载次数: 2003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17-05-18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