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方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CSTR:
作者:
中图分类号:

R743.3

基金项目:

广西中医药管理局重大项目(编号:GZZD1202);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观察扶阳方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中医证候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脑梗死的中老年患者56例随机分为3组,阿司匹林组(Ⅰ组)19例,口服拜阿司匹林;扶阳方组(Ⅱ组)19例,口服扶阳方;扶阳方联合阿司匹林组(Ⅲ组)18例,联合服用拜阿司匹林和扶阳方。各组均观察1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Ⅰ组、Ⅱ组及Ⅲ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Ⅲ组与Ⅰ组和Ⅱ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间比较,Ⅱ组及Ⅲ组效果优于Ⅰ组(P<0.05)。3组治疗前血清hs-CRP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hs-CRP含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Ⅱ组及Ⅲ组效果优于Ⅰ组(P<0.05)。3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行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颈动脉中层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Ⅱ组、Ⅲ组经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扶阳方联合阿司匹林对于降低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影响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或扶阳方,为临床脑梗死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莫雪妮,唐农,蒋春丽,赵清山,宁世猛.扶阳方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4,46(3):55-5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763
  • 下载次数: 1070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18-05-10
文章二维码